首页 养生问答 疾病百科 养生资讯 女性养生 男性养生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正文

儿童也会高血压,如何给孩子科学“降压”?

2025-03-04 来源:哈瑞养生

高血压是我国成人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,很多人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有高血压的问题,但其实近年来,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,根据一项全国青少年体质调研结果显示,儿童高血压的患病率目前已经达到惊人的3%,那么问题来了,儿童得了高血压究竟该怎么办?

为什么儿童会得高血压?

儿童高血压多为继发性高血压,约占2/3,常见肾脏病变,血管病变如肾动脉狭窄、主动脉缩窄,内分泌系统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增生、肾上腺肿瘤等,另外,颅脑病变,药物及中毒,均会导致高血压。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原发性高血压逐渐增多,青少年多为原发性。首先遗传因素,据一项研究表明80%以上的高血压患儿有高血压家族史;其次与正常体质患儿相比,超重和肥胖儿童的高血压患病率更高;再次,精神压力比较大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、缺乏运动也会导致儿童高血压的发生。

儿童得了高血压会有什么症状呢?

儿童早期高血压往往无明显的自觉症状,当血压明显升高时,孩子会出现头痛、头晕、眼花、恶心呕吐等症状。婴幼儿因不会说话,常表现烦躁不安,哭闹,过于兴奋,易怒,夜间尖声哭叫等。如孩子血压过高,还会发生头痛头晕加剧,心慌气急,视力模糊,惊厥,失语,偏瘫等高血压危象。如有心、脑、肾等脏器损害严重时,会导致脑卒中、心力衰竭、尿毒症等,危及生命。

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?

与成人不同,不同年龄的儿童诊断标准不同,目前标准为:3次或3次以上不同时刻收缩压和(或)舒张压≥同性别、年龄及身高的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数(P95),即可诊断高血压。高血压诊断还需进行程度分级,统一采用P90、P95、P99作为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的标准。

如果孩子有肥胖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的,或者孩子有头晕、头痛及恶心症状时,建议常规给孩子监测血压,并做好监测记录,以便于就诊时医生能够清楚地了解血压变化情况,给出治疗方案。

得了高血压该如何治疗呢?

非药物治疗

① 改善食谱:增加新鲜蔬菜、水果、低脂奶制品和高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量,减少碳水化合物、脂肪和糖的摄入量,避免高盐饮食。

②加强运动:运动可降低高血压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,建议青少年多做有氧锻炼,包括慢跑、游泳、打篮球等,每周至少锻炼3次,每次至少20分钟。通常坚持运动3~6个月即可见到明显疗效。

③合理作息:保证充足睡眠,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,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情绪的刺激,引导儿童保持积极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
药物治疗

对于儿童高血压,非药物治疗无效者则需要药物治疗,尤其是存在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、颈动脉内膜增厚、神经认知功能降低、视网膜病变的高血压患儿。所有抗高血压药物均以单药最低剂量开始,同时监测血压,每4~6周可适当增加药物剂量直至血压控制达标,若单药已达最大剂量,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,则考虑添加第二种降压药物。常用的一线降血压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、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(ARB)、长效钙通道阻滞剂(CCB)、噻嗪类利尿剂。当上述药物单用或者联合用药均无效时可考虑使用α受体拮抗剂、β受体拮抗剂、保钾利尿剂、直接血管扩张剂。

高血压并不是老年人的专有疾病,可能正在悄悄偷走孩子的健康,儿童高血压和遗传因素、体质因素、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各种疾病有关,如果孩子出现头痛、头晕、眼花甚至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则需要及时监测血压,如果不幸诊断了高血压,则需要培养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,避免高糖、高盐、高脂饮食,加强运动,保证充足高效的睡眠,如果非药物治疗坚持6—12个月血压仍未下降,可尝试加用药物治疗,每位患者存在个体差异,故应从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状态出发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如遇以上问题,可携孩子至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。

郭芸

心脏医学中心(心血管内科病区)

住院医师

擅长心内科常见病诊疗

文字:心脏医学中心(心血管内科病区) 郭芸

排版:宣传科 阎一宁| 审核:宣传科 杨馥羽

显示全文